查看原文
其他

MEDIA·讲座|马晓霖教授讲述职业生涯,为传媒学子的人生道路引航



10月20日下午,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教授在文一115为传媒与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。本次主题为《从新闻到学术——国际传播资深媒体人的职业转型》的讲座,由传媒与人文学院教授李晓鹏主持。传媒与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张兰欣、传媒与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孙福轩出席讲座。


 马晓霖教授从近40年的职业生涯着手,贯穿讲述他在面临每一次职业选择的思考。17年新华社、16年媒体工作、纵闯学术江湖。在这四十年里,他做过新华社的业务推销员,新闻编辑室和环球杂志社的管理者,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写报道,又毅然舍弃了他人眼中的“金饭碗”,选择投身互联网创业。他是媒体评论员,也是电视主编和主持;是专栏作家,也是智库理事和教授;他是记者也是编辑。在讲座中,他语气平和地向师生讲述他人生中的种种选择和惊心动魄的经历。



努力+实力=成就自我



马晓霖从自己的求学生涯开始讲起。从高中到大学,从西北农村到北京,他坚信是考试改变了命运。马晓霖回忆起高考的岁月,依旧热血澎湃,“我们那一年真是发了狠心,班里四十多个同学三十几个上了一本线。高中上语文课我们还能把张贤亮请来给我们上课。”最后,马晓霖在高考中取得宁夏文科第二名,以超强竞争力被北京外国语学院录取。“筒裤、小喇叭裤,脸上还带有来自西北的‘高原红’。”马晓霖风趣幽默地形容着刚到北京的自己。五年的求学时光过的飞快,1988年他又一次靠努力和实力成功考进新华社。

马晓霖谈起在新华社期间他的四次独特驻外经历,分享他是如何从“青葱”、“嫩瓜”,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故事。



科威特驻外: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



1993年至1995年间,凭借其自身阿拉伯语、英语的外语优势,马晓霖作为一个“新闻新兵蛋子”首次以驻外记者的身份前往科威特。科威特,这块富得流油的国家却是新闻的沙漠。在这样一个环境中,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拼搏精神在安逸中被消解。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明白了做人一定要有危机意识。


巴勒斯坦:孤悬三年,一战成名



1999年至2002年,吸取之前在科威特的教训,这一次马晓霖只身来到了被称为“生活的炼狱,新闻的天堂”的巴勒斯坦。马晓霖用“浴火重生”来形容在这里经历的一切。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土地上,他独自创建并坚守三年分社。在加沙,那个被马晓霖称为“最大的监狱”的地带,他怀着复杂悲痛的心情写下《困在加沙海滩上》一文。在当时的情况之下,马晓霖一人扛起了大梁,以一当十。长期每天睡六个小时,24小时不睡是常事,两天两夜不能睡也不稀罕。橡皮弹、催泪弹、眩晕弹,马晓霖光听声音就能辨别出来;流血、死亡、哭丧,每天都在他身边发生。“后来听到马路上的大卡车开过,就习惯性地打开窗户看天空,以为是直升机的声音。”正所谓熊熊烈火炼真金,马晓霖在巴勒斯坦的那段时间里,外文发稿量持续3年居各分社之首,中文消息95%以上被CCTV采用,大量消息迅速、准确、现场感强,真正完成了从新闻"小白"向"达者"的蜕变。


重返战地:老兵征战巴格达



2003年,当发现报道缺乏新鲜劲时,马晓霖和团队一行来到伊拉克巴格达,重返战乱生死之地。在那个无政府、无秩序、无安全保障、无生活保障、无统一发布渠道的地方,马晓霖说,“拿着相机,满街都是新闻。”在那里,马晓霖因为采访挨过两次打,而当他回忆起这件事时却说,“那过程很精彩又有意思。”



老兵谢幕:采访朝觐



2005年,马晓霖被单独特派前往沙特阿拉伯,采访朝觐。当时他带着最好的装备,比如卫星小战、数码相机、全球通,背着几十公斤的机器负重抢点,架好设备后双手依旧抖的不停,累到边走边睡……





在本场讲座中,人生指南层出叠现“通往成就的道路没有捷径,唯有努力加上实力。”“当你具体到某个阶段,一定是干一行,爱一行。专一行,精一行。”“实力和信心就是来自汗水和心血凝聚的核心竞争力。””作为记者,在广博的基础上还要专,在杂家的基础上成为专家。“

所谓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。正如在本场讲座中,马晓霖的身份不再是媒体人、行政管理者抑或是传授学术理论的教授,而是一位切切实实、俯身为传媒学院学生的人生规划指点迷津的前辈,讲述优秀媒体人的胆识、毅力与魄力,为即将步入新闻工作领域的同学们引航。


文字:传媒记者团 何鸿凌

指导老师:李晓鹏

排版:传媒记者团 谭春艳

审核:陆思远

往期回顾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